8月26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船员管理有限公司与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代表一行访问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三方围绕智能教育、船员心理健康、数字化转型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旨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同服务国家航运战略与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
锚定行业需求:破解船员健康与技能升级难题
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工会常务副主席罗勇介绍,集团管理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船员队伍,拥有4.2万名船员,服务近700艘船舶。船员长期处于封闭、高压的工作环境,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亟需构建科学化、智能化的心理监测与干预体系。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刘若刚表示,学院正从学历教育向培训服务转型,重点开展船员履约培训、绿色能源船舶操作培训,抓紧筹建“陆家嘴航运智能工匠学院”,以应对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对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的新需求。
发挥学科优势:科技赋能航运教育创新
华东师大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唐玉光表示,作为综合性大学,华师大在智能教育、心理学、地理信息科学、海洋技术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学校聚焦“人工智能+教育”融合发展战略,自主研发的“启创”教育大模型已应用于多场景教学实践。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郝宁提出,可通过多模态AI技术实现船员心理状态的动态监测与预警,并依托上海市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为政委队伍提供系统化心理健康培训。智能教育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张凯则展示了数字化教学管理平台与低代码开发工具,强调可通过技术赋能提升培训的效率与个性化水平。
合作方向:从心理健康到智能培训
心理健康体系构建:联合开发适合中国船员的心理测评量表,搭建船员心理健康智能化管理平台;
人才培养与培训:开展船员能力认证培训、智能制造技能提升项目,探索微专业学分互认机制;
数字化转型合作:将华师大智能教育大模型与数字化工具应用于船员培训与企业管理;
国际与区域服务:结合华师大地缘政治、多语种等学科优势,为企业“出海”提供合规管理与跨文化培训支持。
展望:打造产学研合作新范式
此次交流标志着央企与高校在推动航运产业智能化、人性化发展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三方就多项合作达成共识,将推动合作项目尽快落地,共同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
供稿:教务部、培训部